告別「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的新篇章
監管出手:績效掛鉤,告別旱澇保收?
最近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了《公募基金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高品質發展方案》),明確提出要優化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收費模式,推行與業績掛鉤的浮動費率機制。這消息一出,立刻在金融圈炸開了鍋,畢竟長期以來,基金公司旱澇保收,基民卻常常欲哭無淚的現象,實在是讓人詬病已久。這次改革,擺明了就是要打破這種局面,讓基金公司和投資者的利益緊密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想想看,過去那種固定費率模式,無論基金經理是英明神武還是昏招迭出,管理費照收不誤,這簡直就是鼓勵平庸!現在好了,業績好才有高收入,業績差就得少賺,甚至沒得賺,這才能真正激勵基金經理們拿出真本事,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當然,這也意味著基金經理的壓力會更大,畢竟誰也不想看到自己的收入縮水。
天弘基金搶頭香:浮動費率,真能讓利於民?
《高品質發展方案》落地後,首批6隻掛鉤業績基準的浮動管理費基金獲得發行批准,其中天弘基金申報的天弘品質價值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天弘品質價值混合」)赫然在列。這可謂是搶佔了先機,贏得了市場的關注。
天弘基金這幾年發展迅猛,管理規模也相當可觀。這次他們敢於第一個吃螃蟹,推出浮動費率的產品,一方面展現了他們對自身投研能力的信心,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他們積極擁抱改革的姿態。但是,這「頭香」並不好搶,市場的目光是雪亮的,如果天弘品質價值混合的業績不能達到預期,那麼這個「頭香」很可能就會變成「滑鐵盧」。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天弘的這次嘗試,無疑為整個行業樹立了一個標竿。其他基金公司看到天弘的動作,肯定也會加快推出類似產品的步伐,這將加速公募基金行業的變革,最終讓廣大投資者受益。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浮動費率機制能夠真正落到實處,而不是淪為基金公司變相收費的手段。
浮動費率:誘人的蛋糕,難啃的骨頭?
基金公司的新挑戰:超額收益,壓力山大?
浮動費率機制,看似簡單,背後卻蘊藏著基金公司巨大的壓力。過去旱澇保收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現在想要多賺管理費,就必須拿出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業績。這就要求基金公司不僅要擁有強大的投研團隊,還要有精准的市場判斷能力,以及嚴格的風險控制體系。稍有不慎,不僅賺不到錢,還可能賠掉口碑。
更重要的是,浮動費率機制會加劇基金經理之間的競爭。為了吸引投資者,各家基金公司勢必會使出渾身解數,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產品,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這種競爭,對於提升整個行業的專業水平,無疑是有積極作用的。
然而,挑戰也是顯而易見的。在追求超額收益的過程中,一些基金經理可能會鋌而走險,採取過於激進的投資策略,從而增加投資風險。此外,如何客觀公正地評價基金經理的業績,也是一個需要仔細考量的問題。如果評價標準不夠科學合理,可能會導致基金經理為了短期利益而犧牲長期價值。
投資人的新機會:選對基金,躺著也賺?
對於廣大投資者來說,浮動費率機制無疑是一個福音。過去,無論基金經理表現如何,投資者都要支付同樣的管理費,這顯然是不公平的。現在,基金經理的收入與投資者的收益直接掛鉤,這就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為投資者創造價值。
當然,這也意味著投資者需要更加謹慎地選擇基金。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只看基金公司的名氣或者基金經理的資歷,而是要深入研究基金的投資策略、風險控制能力以及過往的業績表現。只有選對了基金,才能真正享受到浮動費率帶來的紅利,實現「躺著也賺」的夢想。 當然,投資基金本身就存在風險,就算是「股神」巴菲特也不可能保證穩賺不賠,更何況是我們普通投資者呢?所以,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盲目跟風,更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適當分散投資,才能降低風險,提高收益。
而且,投資者也要學會理性看待基金的短期波動。市場風雲變幻,基金淨值的漲跌是很正常的現象。不能因為短期虧損就驚慌失措,盲目贖回,更不能因為短期盈利就得意忘形,加碼投資。要堅守長期投資的理念,相信優秀的基金經理能夠帶領我們穿越牛熊,最終實現資產的增值。 說到投資,最近美股表現不錯,身邊不少朋友都在討論要不要all in 比特幣 (btc),但我個人還是比較保守,覺得穩健的投資組合更重要。像我媽最近就在研究中鋼紀念品,覺得這種穩健型的投資也不錯。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
天弘品質價值混合:是金子,還是鍍金?
全市場選股:A股、港股,一把抓?
天弘品質價值混合宣稱要進行全市場選股,同時投資A股和港股的優質標的。這聽起來很誘人,畢竟A股和港股各有優勢,如果能夠將兩者的優勢結合起來,無疑能夠提高投資收益。但是,全市場選股也意味著更大的挑戰。基金經理需要對A股和港股的市場環境、行業趨勢、公司基本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畢竟,plg 賽事熱度不斷攀升,要關注的面向實在太多了!
而且,A股和港股的交易規則、監管環境都存在差異,基金經理需要熟悉這些差異,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風險。此外,投資港股還需要考慮匯率波動的影響,這也增加了投資的複雜性。
質量價值投資:聽起來很美,做起來很難?
天弘品質價值混合聲稱要採用質量價值投資策略,通過深度融合HI主觀研究和AI量化科技,構建質量價值投資體系。質量價值投資是一種經典的投資策略,它強調選擇具有良好商業模式、突出競爭優勢、進取管理團隊和完善治理結構的高質量標的,並在估值安全邊際與資產質量之間尋求平衡。 說到價值投資,最近國泰金的表現也引起不少討論,看來大家對於穩健型的標的還是很關注的。
但是,質量價值投資並不容易實施。首先,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具有良好的商業模式和突出的競爭優勢,需要深入的行業研究和公司分析。其次,如何評估一家公司的管理團隊是否進取,治理結構是否完善,也需要長期跟蹤和觀察。最後,如何在估值安全邊際與資產質量之間尋求平衡,更是一門藝術,需要豐富的投資經驗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
更重要的是,質量價值投資往往需要長期持有,才能獲得豐厚的回報。但是,在市場波動劇烈的情況下,長期持有往往需要堅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投資者缺乏耐心,很容易在市場下跌時恐慌拋售,錯失長期收益。
擬任基金經理:是英雄,還是狗熊?
天弘品質價值混合的擬任基金經理是xxx,是一位資深的均衡型基金經理,投資風格以質量價值為導向,擅長構建多元、均衡的投資組合。他的投資領域廣泛,擅長轉債、利率及股票投資,對於宏觀、金融、周期、互聯網、消費、製造等行業均有深入研究。
從履歷上看,這位基金經理的經驗相當豐富,投資能力也值得期待。但是,過去的業績並不代表未來,基金經理能否在新的市場環境下保持優異的表現,仍然是一個未知數。而且,天弘品質價值混合採用的是浮動費率機制,這對基金經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不僅要努力為投資者創造收益,還要控制投資風險,才能獲得更高的管理費收入。
另外,最近尼克 對 溜馬(knicks vs pacers)的比賽也讓人熱血沸騰,勝負往往就在一線之間,選基金也是一樣,選對了就能享受勝利的果實。
改革深水區:公募基金的未來之路
費率、業績、評級:三管齊下,優化生態?
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絕非單純的降費讓利,而是一場觸及行業靈魂的深刻變革。《高品質發展方案》提出,要進一步強化費率體系、業績比較基準、分類評價體系等行業標準對基金管理人與產品的約束作用,這意味著監管層正在試圖構建一個更加健康、更具競爭力的行業生態。
費率是基礎,合理的費率水平能夠平衡基金公司和投資者的利益,激勵基金公司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業績比較基準是標尺,能夠客觀評價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促使基金經理更加專注於長期價值創造。分類評價體系是導向,能夠引導基金公司差異化發展,避免同質化競爭,提升整個行業的活力。
當然,要實現上述目標,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如何制定科學合理的業績比較基準,如何完善基金評價體系,如何加強對基金銷售行為的監管,這些都是需要仔細研究和解決的問題。畢竟,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環境,才能真正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促進公募基金行業的健康發展。 最近美債殖利率 也是影響投資決策的重要因素,不得不關注。
天弘的進擊:規模之外,更要品質?
作為一家管理規模超過2萬億元的行業頭部機構,天弘基金近年來持續推進以投資者為中心的投研體系升級與產品矩陣佈局。在產品端,天弘不僅通過圍繞投資基準與投資風格構建產品矩陣,提供可預測、可回溯、可複製的阿爾法能力,還通過大力創新發展場內外的被動產品,提供豐富多樣的貝塔產品。在資金端,天弘積極踐行普惠金融,持續「降費讓利」。自2023年公募費率改革啟動後,天弘基金已經將旗下多類產品的綜合費率進行大幅下調,目前旗下所有主動權益類基金管理費率已降至1.0%-1.2%區間,較產品成立初期平均降幅達16個基點。
從這些舉措可以看出,天弘基金正在努力擺脫單純追求規模擴張的模式,轉向更加注重投資品質和投資者體驗的方向。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表明天弘基金正在試圖成為一家真正以客戶為中心、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資產管理機構。 但是,轉型之路並不好走。天弘基金需要在保持規模優勢的同時,不斷提升投研能力、產品創新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實現可持續發展。而且,天弘基金還需要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提高投資者的理財知識水平,引導投資者樹立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才能共同分享資本市場發展的紅利。 說到長線投資,我最近在考慮要不要買一點元太的股票,感覺電子紙的應用前景還是很廣闊的。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老生常談,還是金玉良言?
這句話,幾乎是所有金融機構的免責聲明中都會出現的標準用語。但它並非一句空話,而是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都應該牢記於心的金玉良言。 資本市場風雲變幻,充滿了不確定性。即使是最優秀的投資者,也無法準確預測市場的未來走勢。因此,在投資過程中,風險控制永遠是第一位的。 無論是購買公募基金、股票、債券,還是進行其他任何形式的投資,都應該充分了解相關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投資計劃。不要盲目聽信別人的推薦,更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內幕消息」。只有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最近台中車禍頻傳,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投資也是一樣,安全第一!
此外,投資者還應該樹立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避免頻繁交易,追漲殺跌。短期的市場波動是很難預測的,而長期來看,優秀的公司終將會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當然,長期投資並非意味著可以完全忽略市場的變化,而是要根據市場的發展趨勢,適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 就像孫興慜在球場上,需要根據比賽的局勢調整戰術一樣,投資者也需要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策略。 總之,投資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活動,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只有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不斷提升自己的投資能力,才能在這個充滿挑戰的市場中獲得成功。 而且,最近蔡依林演唱會門票又秒殺了,可見市場的熱情還是很高的,但投資還是要保持理性,不能盲目跟風。 最後,提醒大家一句,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