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宮崎駿遇上四宮格:ChatGPT-4o圖像生成背後的冷思考
朋友圈的狂歡與AI的真相
ChatGPT-4o帶著它那號稱強大的圖像生成功能高調亮相,彷彿一夜之間,朋友圈就被宮崎駿風格和四宮格漫畫洗版。我承認,最初我也被這股風潮裹挾,迫不及待地體驗了一番。但當最初的新鮮感褪去,我開始反思:這場狂歡背後,究竟是技術的進步,還是又一次被資本裹挾的集體自嗨?
誠然,相比於 Runway、Midjourney,甚至 Google 那個仍在實驗階段的 Gemini 2.0 Flash (Image Generation),GPT-4o 在體驗上確實更勝一籌。它生成的圖像似乎更“聽話”,更符合你的具體指令。
告别“好看”的幻觉:实用性才是AI图像生成的王道
但問題是,過去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好看”的圖像嗎?AI 圖像生成,如果仅仅停留在“好看”的層面,那終究只是一種廉價的娛樂,一種曇花一現的視覺奇觀。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它的實用性。
這也是我對 GPT-4o 抱持保留態度的原因。它號稱能在保持“原型”的基礎上生成圖片,對於需要維護品牌基調和形象的運營人員來說,這無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這種“實用性”,真的是我們所需要的嗎?它會不會反而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讓我們陷入一種同質化的審美疲勞?
例如,它可能方便你快速生成一些推特配圖或文章插圖,但這些圖片真的能為你的內容增色嗎?還是仅仅淪為信息的附庸,在浩瀚的互聯網中迅速被淹沒?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GPT-4o圖像生成:彌補了藝術與實用之間的鴻溝?
官方的解读与现实的落差:谁在自嗨?
OpenAI 官方對 GPT-4o 的圖像生成功能有一段充滿詩意的描述:
“從最早的洞穴壁畫到現代的信息圖,人類使用圖像一直不是單純為了裝飾,而是為了傳遞信息、溝通思想。然而,以往的生成模型雖然能畫出驚豔的場景,卻難以精准實現日常所需的那些實用型圖像,比如logo、流程圖和帶文字的海報。”
這段話聽起來冠冕堂皇,彷彿 GPT-4o 的出現填補了人類圖像歷史上的一個巨大空白。但我忍不住要問:真的是這樣嗎?
以往的圖像生成模型,真的“難以精准實現日常所需的那些實用型圖像”嗎?在我看來,這更多是一種營銷話術,一種為了凸顯自身優勢而刻意貶低對手的策略。事實上,即使在 GPT-4o 之前,已經有很多工具能夠生成相對實用的圖像,只是它們可能沒有那麼“驚豔”,沒有那麼容易引發話題。
OpenAI 似乎在暗示,GPT-4o 彌補了藝術與實用之間的鴻溝,讓圖像生成真正成為一種“精准、強大的實用工具”。但這種說法過於理想化,也忽略了圖像生成本身的複雜性。
看似强大的功能:真的是运营的福音吗?
GPT-4o 的確提供了一些強化的功能,例如更精準的文字渲染、多輪對話生成圖片、詳細指令執行能力、上傳圖片學習以及真實世界知識結合。這些功能乍看之下非常誘人,彷彿能夠一舉解決運營人員在圖像製作方面的所有痛點。
但魔鬼往往藏在細節裡。這些功能真的像 OpenAI 宣傳的那樣完美無缺嗎?它們真的能夠大幅提升運營效率,解放生產力嗎?在我親身體驗之後,我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文字渲染:告别乱码,但距离完美还远着
GPT-4o 在文字渲染方面的確有所進步,圖片上的文字不再是難以辨認的亂碼。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可以生成完美無瑕的文字。在處理複雜的字體或特殊的排版時,GPT-4o 仍然會出現一些錯誤。
而且,即使文字清晰可見,它的美觀程度也往往差強人意。與專業設計師精心設計的文字相比,GPT-4o 生成的文字顯得有些呆板,缺乏靈性。
多轮对话:真的是解放生产力,还是在浪费时间?
多輪對話生成圖片是 GPT-4o 的一個亮點功能。你可以像聊天一樣,一步一步地調整圖片,直到達到你想要的效果。
但這種看似便捷的功能,實際上可能非常耗時。你需要不斷地提出指令,不斷地修正圖片,才能最終得到一張滿意的作品。與其花費大量時間與 AI 進行“對話”,不如直接向專業設計師提出需求,或許效率更高。
更重要的是,在與 AI 的對話過程中,你很可能會受到 AI 的影響,放棄自己的 original 想法,最終生成一張平庸的作品。
细节控制:一句话搞定?设计师要失业了?
GPT-4o 號稱可以一次性控制 10 個甚至 20 個物體的細節和位置。這聽起來非常厲害,彷彿只要一句話就能搞定複雜的設計。
但現實情況是,即使你提出了非常詳細的指令,GPT-4o 仍然可能無法完全理解你的意圖。你需要不斷地調整指令,不斷地進行嘗試,才能最終達到你想要的效果。
而且,AI 畢竟不是人類,它無法像設計師那樣理解你的情感和意圖。即使你能夠通過指令控制圖像的每一個細節,最終生成的作品仍然可能缺乏靈魂,缺乏溫度。
因此,我並不認為 GPT-4o 會讓設計師失業。相反,它可能會讓設計師更加重要。設計師可以利用 AI 來提升效率,但不能完全依賴 AI。
风格学习:抄袭的艺术,还是创新的起点?
GPT-4o 可以通過上傳圖片來學習你的風格,然後生成更多同風格的新圖像。這聽起來像是創新的起點,但實際上可能只是一種抄襲的藝術。
如果 GPT-4o 只是簡單地複製現有的風格,那它就無法真正地進行創新。它只能不斷地重複過去,無法創造出新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這種風格學習功能可能會引發版權問題。如果 GPT-4o 學習了某位設計師的風格,然後生成了與其作品高度相似的圖像,那這位設計師的權益如何保障?
知识结合:AI真的懂真实世界吗?
GPT-4o 內置了強大的知識庫,可以生成更貼合真實場景的圖像。但 AI 真的懂真實世界嗎?
AI 只能通過數據來學習,它無法真正地理解人類的情感、文化和社會背景。因此,即使 GPT-4o 能夠生成看似真實的圖像,它仍然可能存在一些偏差和錯誤。
例如,在生成一張關於某個特定文化的圖像時,GPT-4o 可能會犯一些低級錯誤,暴露出它對該文化的無知。
總之,GPT-4o 的圖像生成功能雖然強大,但並非完美無缺。它在某些方面有所進步,但在另一些方面仍然存在局限性。我們不能過於迷信 AI 的力量,而應該理性地看待它,充分利用它的優勢,同時也要警惕它的潛在風險。
Web3运营的救星?还是饮鸩止渴?
很多 Web3 运营者将 GPT-4o 视为救星,认为它可以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承认,GPT-4o 在某些方面确实可以为 Web3 运营带来便利。例如,它可以帮助你快速创建项目 IP 形象、批量生成传播素材、制作社区贴纸、设计信息图、创作漫画科普、生成指引图以及进行 A/B 测试。
但这些看似美好的功能,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隐患。
IP形象速成:真的是品牌记忆点,还是千篇一律的AI脸?
许多 Web3 项目都希望拥有自己的 IP 形象,以增强品牌辨识度。借助 GPT-4o,你可以快速生成各种风格的 IP 形象,无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与设计师沟通。
但问题是,AI 生成的 IP 形象往往缺乏独特性,很容易与其他项目雷同。如果你只是简单地使用 GPT-4o 生成一个“赛博朋克风格的柴犬吉祥物”,那你的项目很可能会淹没在无数类似的形象之中,无法真正建立品牌记忆点。
与其追求速成,不如花更多心思打磨你的 IP 形象,赋予它独特的个性和故事,让它真正代表你的品牌精神。
素材批量生产:数量的胜利,质量的平庸?
GPT-4o 可以帮助你快速生成各种主题的传播素材,例如节日海报、营销海报等。这对于需要大量素材的 Web3 项目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但数量的优势,往往是以质量的妥协为代价的。AI 批量生成的素材,往往缺乏创意和深度,难以真正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与其追求数量,不如专注于提升素材的质量,创作出真正能够打动用户的作品。
社区贴纸:复制粘贴的狂欢,个性化的缺失?
社区贴纸是 Web3 项目活跃社区氛围的重要工具。GPT-4o 可以帮助你快速生成各种风格的表情包,让你的社区充满活力。
但如果你的社区贴纸只是简单的复制粘贴,缺乏个性和创意,那它们很可能会沦为无意义的符号,无法真正激发用户的参与感。
与其追求数量,不如鼓励用户参与贴纸的创作,让他们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
信息图:爆款的捷径,还是信息的速朽?
信息图是一种简洁明了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帮助用户快速了解 Web3 项目的特点和优势。GPT-4o 可以帮助你轻松制作各种主题的信息图,让你更容易成为爆款。
但信息图的流行,也带来了信息的速朽。用户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图,他们很容易对千篇一律的内容感到厌倦。
与其追求爆款,不如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让用户真正受益。
漫画科普:用户真的爱看AI漫画吗?
漫画科普是一种生动有趣的用户教育方式,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 Web3 项目的复杂概念。GPT-4o 可以帮助你快速创作各种主题的漫画科普,让用户教育不再枯燥。
但用户真的爱看 AI 漫画吗?AI 漫画往往缺乏情感和细节,难以真正引起用户的共鸣。
与其追求效率,不如尝试其他更具创意和人情味的用户教育方式。
指引图:提升转化率的灵丹妙药?
指引图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 Web3 项目的操作流程,提升用户转化率。GPT-4o 可以帮助你轻松生成清晰易懂的指引图,让你更容易吸引用户参与。
但是,指引图只是提升转化率的辅助工具,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果你的项目本身存在问题,即使你提供了再详细的指引图,也难以真正提升用户转化率。
A/B测试:真的能优化营销效果吗?
GPT-4o 可以帮助你快速生成不同风格的图片素材,进行 A/B 测试,找到最受欢迎的视觉风格,优化营销效果。
但是,A/B 测试只能告诉你哪种风格更受欢迎,它并不能告诉你为什么这种风格更受欢迎。如果你只是盲目地追求数据,而忽略了用户背后的心理和情感,那你的营销活动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總之,GPT-4o 可以为 Web3 运营带来便利,但它并非万能的。我们不能过度依赖 AI,而应该理性地看待它,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同时也要警惕它的潜在风险。
别高兴太早:AI工具背后的隐忧
运营门槛降低:是解放,还是贬值?
GPT-4o 降低了运营创作的门槛,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内容创作中来。但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当每个人都可以轻松生成图像时,内容的价值就会被稀释。过去,需要专业技能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只需要简单的指令就可以实现。这无疑会降低运营人员的稀缺性,让他们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与其依赖 AI 来降低门槛,不如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让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策略与创意的迷失:AI喧宾夺主?
GPT-4o 可以帮助你快速生成各种素材,让你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策略和创意。但如果过度依赖 AI,你很可能会迷失方向,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策略和创意才是运营的灵魂。AI 只是工具,它不能代替人类思考和决策。
与其让 AI 喧宾夺主,不如坚守自己的原则,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意来引领运营的方向。
工具升级,人呢?:别被AI绑架了
工具在不断升级,但人呢?我们是否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适应新的环境?
如果只是简单地学习如何使用 AI 工具,而不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那我们最终只会被 AI 淘汰。
要记住,AI 只是工具,我们才是主人。不要被 AI 绑架,而应该利用 AI 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