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市值管理提速,债市流动性充裕,消费与投资共振,民企创新驱动
央企市值管理进入实质落地阶段
最近,一連串的央企動作,像是國家電網、中國華能、中船集團等,紛紛召開控股上市公司的業績說明會,高調宣傳自家公司的價值,這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許多央企控股公司更是直接祭出《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計劃》,這明確的信號,就是要告訴市場:「我們很重視股價!」上海、福建、吉林等地政府也沒閒著,紛紛出台政策,引導轄區內的企業要好好管理市值。在我看來,這已經不是口號式的宣導,而是玩真的了!下半年,央企市值管理肯定會加速推進,特別是那些股價跌破淨值的央企,肯定會加快腳步,推出具體的市值管理措施。這對資本市場來說,無疑是個重估央企價值的新機會。當然,這也考驗著這些央企的真本事,能不能真的把企業經營好,讓投資人有感,才是關鍵。
流动性投放增强债市韧性
最近國際債市可不太平靜,像是30年期的美國國債收益率,竟然衝破了5%的大關,日本國債也因為拍賣狀況不好,收益率快速攀升。反觀台灣,儘管外部環境紛紛擾擾,我們的債市還算平穩,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致呈現窄幅震盪。這背後的原因,當然是央行持續釋放流動性,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對台灣債市形成了有力的支撐,也跟海外債市呈現低關聯度,有助於全球投資者進行多元化配置、分散投資風險。不過,這也意味著,台灣的貨幣政策,可能在升息方面會更加謹慎,畢竟要顧及債市的穩定。
消费活力与投资机遇相互促进
政府推動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看來效果不錯,像是汽車、家電、手機等商品,銷售依然火熱。「618購物節」開跑後,各大電商平台的促銷活動也逐漸升溫,寵物、潮玩等新興消費領域的熱度更是快速竄升。資本市場上,消費板塊也表現得相當活躍,投資人的認同度持續上升。這代表台灣的消費力道正在復甦,而且越來越多元化,本土化,這股消費新動能正在不斷湧現,內需潛能也被持續激發,當然也引起了資本市場投資人的高度關注。不過,這也提醒我們,要隨時注意消費趨勢的變化,才能抓住投資機會。
民企发力科技创新,政策护航高质量发展
當政策春風吹拂過民營經濟的田野,一幅“創新驅動發展”的生動圖景正在神州大地鋪展。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民營企業正以科技創新為支點,撬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未來。
經開區改革創新,外資加碼公募,A股韌性,銀行可轉債或迎贖回潮
国家级经开区迎来改革创新
商務部最近發布了《深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創新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洋洋灑灑16條舉措,就是要推動國家級經開區的高質量發展。這個《工作方案》特別強調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在產業方面,更是支持經開區創建未來產業孵化器和先導區,加強未來產業的計量體系和能力建設,超前佈局未來產業。這顯示政府對於產業升級的決心,也給了經開區更大的發展空間。不過,能不能真的抓住機會,就要看各個經開區的執行力了。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市场,加码公募行业
最近外資巨頭頻頻出手,加大對中國公募行業的布局力度,又是大手筆入股頭部公募,又是增加旗下基金公司的註冊資本金,這擺明了就是用真金白銀為中國資產投下「信任票」。這代表中國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提高,公募行業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正在加速推進。不過,外資的進入,也勢必會帶來更激烈的競爭,台灣本土的基金公司,要更加努力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才能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A股市场韧性犹存,核心资产有望崛起
上週美國資產一度出現「股債匯三殺」,全球市場避險情緒上升,A股市場也跟著震盪調整。小盤成長股全週衝高回落,跌幅較大,中證2000指數全週下跌1.52%。但機構觀點認為,目前中國資本市場政策基調積極,宏觀經濟復甦,A股短期盤整但韌性猶在。在我看來,A股的韌性,來自於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潛力,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只要經濟持續向好,A股的核心資產,還是有機會再度崛起。
银行可转债或将迎来新一轮提前赎回潮
過去兩年銀行股走勢強勁,不少銀行可轉債正在逼近提前贖回線。其中南銀轉債悄然站上130元,而齊魯轉債、重銀轉債、上銀轉債等均超過124元。隨著一批銀行可轉債逼近提前贖回,藍籌可轉債的稀缺性正在凸顯。在新券發行方面,今年規模僅170億元,遠低於今年的退市規模,供需失衡狀態尚未改變。市場人士表示,未來隨著銀行品種的加速退出,場內藍籌品種的稀缺性將更加凸顯。同時,隨著中小規模可轉債供給較多,未來整個市場的波動性將大幅增加。這提醒投資人,在選擇可轉債時,要更加謹慎,注意風險。
金融助力硬科技,嚴打股市小作文,海光信息擬合併中科曙光,浮動費率基金來襲
金融服务助力“硬科技”企业
在科技創新的浪潮中,“硬科技”企業作為台灣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這些企業往往需要長期投入研發,資金需求龐大。因此,金融機構的支持至關重要。從初創期的普惠貸款,到成長期的信用貸款,再到成熟期企業出海拓展業務的跨境金融服務,金融機構的精準服務貫穿了企業發展的每一個關鍵節點。在我看來,金融機構不僅是資金提供者,更是“硬科技”企業的戰略合作夥伴,需要深入了解企業的需求,提供客製化的金融解決方案,才能真正幫助企業成長。
严厉打击股市“小作文”乱象
資本市場苦虛假“小作文”久矣!一張來源不明的截圖、幾句捕風捉影的對話、一條真假難辨的連結,常常能在股市興風作浪、左右漲跌。這些“小作文”不僅擾亂市場秩序,也損害了投資人的利益。台灣證券監管部門堅持對股市虛假“小作文”露頭就打,但要根治“小作文”亂象,還需深挖利益鏈、產業鏈,嚴懲造謠者、傳謠者。只有對不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懾,才能遏制虛假信息的惡意傳播和炒作。我認為,除了監管部門的努力,投資人也應該提高警惕,不信謠、不傳謠,才能共同維護健康的市場環境。
海光信息拟合并中科曙光
海光信息(688041)、中科曙光(603019)同步公告稱,雙方正在籌劃重組事宜,交易方式為:海光信息向中科曙光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換股吸收合併中科曙光,並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這項合併案,將有助於兩家公司整合資源、優化業務結構,提升整體競爭力。不過,合併案能否順利完成,還需要經過監管部門的批准,以及股東的同意。
首批创新浮动费率基金即将发行
首批創新浮動費率基金即將於5月27日起陸續開啟發行,並將於6月份結束募集,各家基金公司派出了長期業績穩健優異的良將出戰。這種浮動費率的設計,將基金管理人的利益與投資人的利益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有助於提升基金管理人的積極性,為投資人創造更好的回報。不過,投資人在選擇這類基金時,還是要仔細研究基金的投資策略、管理團隊,以及過往的業績表現,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制造业绿色发展,大行增资,A股吸收合并,外资调研关注出海
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加速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製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這顯示台灣推動製造業綠色轉型的決心。會議指出,要推進傳統產業深度綠色轉型,結合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實施,積極應用先進裝備和工藝,加快重點行業綠色改造升級。這不僅有助於降低能耗、減少污染,也能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不過,綠色轉型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政府應該提供更多的支持,鼓勵企業積極參與。
国有大行增资助力实体经济
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等3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均發布了關於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申請獲得中國證監會同意註冊批復的公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擬發行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大行增資,有助於提升其資本充足率,增強信貸投放能力,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不過,大行也應該注意風險管理,避免過度擴張,造成不良資產增加。
A股市场现吸收合并案例
科創板上市公司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光信息”)、滬主板上市公司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曙光”)雙雙發布公告,二者正在籌劃由海光信息通過向中科曙光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中科曙光,並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這種吸收合併的案例,有助於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不過,合併過程中也需要注意風險,確保合併後的企業能夠順利運營。
外资机构积极调研A股上市公司
5月份以來,機構調研火熱。月內已有超過130家A股公司接待了外資機構調研。其中,百濟神州有限公司、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滬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接待外資機構數量居前。從行業分布來看,電子元件及電子設備、集成電路、工業機械、醫藥等行業公司備受外資機構青睞。外資機構積極調研A股上市公司,顯示他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同時,外資機構的調研,也有助於提升A股市場的透明度和規範性。
李強總理會見中資企業,統一大市場建設,高端材料自主創新,稅收增速轉正,併購重組升溫,特別國債發行
李強總理出席在印尼中資企業座談會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雅加達出席在印度尼西亞中資企業座談會,聽取國家能源集團、華為公司、上汽集團、新希望集團、青山控股集團、TCL科技集團等企業代表的發言。李強總理強調,國際經貿秩序正面臨嚴峻挑戰,產業鏈供應鏈碎片化程度加深,貿易壁壘增多,對各國經濟發展造成重大影響。這番話顯示中國政府對於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的擔憂,以及對中資企業在海外發展的支持。對於企業而言,既要抓住發展機遇,也要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穩步推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制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助於打破地方保護主義,促進資源要素的自由流動,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提升市場的效率。不過,建設統一大市場,需要各地方政府的配合,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這並不容易。
高端材料自主創新取得進展
近期,台灣在高端材料領域技術取得不少突破,例如,河鋼鎳基合金熱軋寬幅板材打破國外壟斷;首個實現量產和裝車應用的車身鋁合金牌號正式頒發,打破了台灣汽車用鋁板長期採用美國和歐洲材料牌號體系的困境。高端材料是製造業的基礎,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有助於台灣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提升產業的競爭力。不過,自主創新需要長期投入,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
稅收增速轉正反映經濟持續恢復
4月份全國稅收收入增長1.9%,月度增幅首次由負轉正。稅收是反映經濟運行的晴雨表,稅收增速轉正,表明台灣經濟正在持續恢復。不過,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需要進一步穩固,需要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併購重組政策鬆綁,ST板塊受關注
政策“鬆綁”併購重組之際,ST板塊上市公司的併購動作與資金炒作也活躍了起來。二級市場資金聞風而動,ST板塊個股批量大漲,上週有超過27只股漲逾10%,資金就重組政策優化熱炒相關概念股,有些ST或*ST只是公告提到存在併購計劃,股價便連續漲停。這提醒投資者,在參與ST板塊的投資時,要更加謹慎,注意風險。
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
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首只50年期品種發行落地,加權平均中標利率為2.1%,高於銀行間債市同期限債券收益率,較2月同期限國債續發行時的收益率低點上行約19BP(基點)。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有助於籌集資金,支持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不過,超長期國債的發行,也可能會對市場的流動性產生一定的影響。
數碼產品補貼,本幣結算範圍擴展
數碼產品補貼政策顯效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購新補貼實施方案》實施4個月,手機等數碼產品補貼突破5000萬件。這表明政府推出的數碼產品補貼政策效果顯著,有效刺激了消費需求,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對於消費者而言,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優惠,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到心儀的數碼產品。對於企業而言,這是一個擴大市場份額的機會,可以通過參與補貼活動,提升產品的銷量和品牌知名度。
本幣結算合作範圍擴展,中印尼簽署合作備忘錄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與印度尼西亞銀行行長佩里·瓦吉約簽署了《中國人民銀行和印度尼西亞銀行關於建立促進雙邊交易本幣結算合作框架的諒解備忘錄》。擴大本幣結算合作範圍,有助於降低交易成本,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的發展。這也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對於企業而言,可以減少匯率風險,降低交易成本。對於兩國經濟而言,可以促進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實現互利共贏。